2014年12月7日 星期日

「宅不宅」沒關係 退縮行為就「有問題」

http://history.n.yam.com/liontravel/healthy/201111/20111117361415.html

「宅不宅」沒關係 退縮行為就「有問題」

欣傳媒╱記者丁彥伶/台北報導 2011-11-17 13:30
討論 (+)
調整字級:    

有些人對「宅男」的刻板印象,就是「怪怪的」,好像喜歡瘋狂迷美眉女神,甚至有人可能被誤會是不是精神狀況出問題?現在普遍對「宅男」的共通認知是他們「不愛出門」,若他們不出門是因為「不敢」出門、「不想」出門、「害怕」出門而不出門,可能就得注意是否身體狀況出問題了。

現在對於不愛跟人說話,愛悶在家裡的男性,大家都稱之為「宅男」,讓許多宅男覺得被污名化。其實日本最早說的宅男,指的是「御宅」,意思是熱衷及博精於動畫、漫畫及電腦遊戲的人,現在更泛指狂熱於次文化,並對該文化有極深入見解掌握,除了動漫御宅外,熱愛軍事收集的則稱為「軍事御宅」、「鐵道御宅」等。

為了這群「術業有專攻」的人,甚至還有「宅男文化」,也有很多專家為宅男發聲,表示:「為滿足對次文化的狂熱,真正的宅男雖然不愛出門、不喜和人交際,但卻能自食其力購買自己喜歡的事物,而且他們只是特別執著於自己喜好的事物,或覺得看透周遭人假惺惺的嘴臉,懶得和人多說話而已」,澄清宅男不是「有毛病」的人。

杏語心靈診所院長陳俊欽表示,「宅男」的定義是喜歡躲在家,透過較少的人際接觸、低互動性的如網路等和外界應對,而因為這些族群會涵蓋到精神病的族群,因為除了躁鬱症以外,大部份精神疾病患者都會比較退縮,但精神疾病是一個「小集合」,而不愛出門是大集合,不能說宅男就是在精神病中的小集合中。

不過耕莘醫院精神科暨心理衛生中心主任級醫師楊聰財表示,但若您或家人有以下情況,恐怕就不能以「宅」來做藉口了:1.不想出門,是因為對什麼都沒有興趣;這可能是憂鬱症的現象,憂鬱症的特性就是對什麼都提不起興趣。

2.怕到公共場所被人注意,所以不想出門,恐怕是患有社交恐懼症,社交恐懼症的人因為極端害怕在別人面前出糗,對於在陌生人面前或可能被別人仔細觀察的社交或表演場合,都帶著恐懼,怕自己的行為或緊張的表現會引起難堪,不僅不敢參加聚會,連打電話、到商店購物恐怕都不敢。

3.雖然想出門,但可能搭高鐵、搭飛機、搭電梯,或是到某些場所就可能心跳加速、呼吸不過來,以為快要心臟病發,所以不敢出門;楊聰財說,這可能是恐慌症、懼曠症等問題。

至於第4種「覺得網路虛擬世界比較好玩」,所以不想出門和人交際,陳俊欽說,這雖然不算真正的精神疾病,但卻是愈來愈常見的「網路成癮症」,由於可能造成人際關係障礙,及社會疏離,因此還是應該適時求醫。

除非符合「退縮行為」,並且引起三種功能的退化,一是職業功能退化,陳俊欽說,若原本的教育可以做某些工作但卻變得無法就業,喪失職業功能,二是社交功能退化到無法和人交際、和朋友維持關係,三是生活自理功能退化,連維持基本生活照顧都不會,甚至會傷害自己時,可能就有問題,甚至如果產生違背正常社會風俗;例如冬天不穿衣服、平日不洗澡、蓬頭垢面等,做出奇怪的事,則可能是和精神分裂症有關。

如果宅男宅女只是不喜歡和人交際,但是沒有不適切的行為,又能夠維持自己的生活,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呢!
圖說:如果只是不喜歡出門和人交際,但卻能維持生活,宅男也不能被說成有問題。(欣傳媒資料照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