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ntendo Switch 48 小時搶先體驗
野心勃勃但仍待玩家的長時間驗證。
Ross Wang , @rossmax
2017 年 2 月 24 日, 晚上 10:04
到底 Nintendo Switch 能不能像 Wii 甚至是紅白機那樣震撼遊戲市場?其實單就目前在朋友圈的熱門程度而言,個人是覺得頗有機會。但沒有實際體驗過,說真的很難確定它的實力到底在哪個位置,還有一些有趣的玩法的體驗是否真能在強敵如 Xbox 與 PlayStation 的環伺下,在現今的遊戲主機市場搶下自己的一片天。我們的主站編輯很快地已經搶在三月的開賣前,找到機會試玩了 Nintendo Switch 相處了兩天。想知道 NS 的具體表現如何,接下來就請看看我們的預覽心得吧。
Gallery: Nintendo Switch preview | 17 Photos
+13
Nintendo Switch 給主站編輯的感覺有如當初的美版 NES 主機那樣的熟悉感,這點並不是只有懷舊的意義存在,還讓人感覺回到了如同小時候拿到任天堂主機的感覺那樣新鮮感。不過說真的就 NS 的造型看來,它的感覺還是比較偏向於平板電腦,而非桌上型主機。也很令人期待到底在家中作為遊戲主機使用時會有什麼樣的體驗感受。
Nintendo Switch 搭載了相當強大的行動處理器核心 NVIDIA Tegra X1,基本上在平板電腦上看來,現階段所玩過的遊戲看起來細緻度都還不錯,不過一旦放到大螢幕上就會有點看出破綻了。大多數的遊戲都可支援將搖桿掛上主機兩側來遊玩 -- 雖然看起來有點怪,不過實際上拿起來重心還滿平均的就是了。
與現今的行動裝置相比,NS 的平板主體厚度相當驚人(15.2mm)。頂部你可以找到電源與音量按鈕、耳機孔與遊戲卡槽 -- 這也意味著任天堂放棄了光碟片的載體(畢竟,在 NS 上也找不太到位置放了吧)。同樣位在這個位置的還有散熱風扇,在執行高運算需求應用的時候,如果你將耳朵靠近時則是會聽到低頻的風扇聲;底部則是可以找到用來充電的 USB-C 接孔,立架也可以從這邊拉出 -- 在此也可以看到可以用來擴展原本內建 32GB 空間的 microSD 卡槽。
除了主機本身外,具備 HDMI 與 USB 3.0 連接埠的隨附底座,則是讓你在行動模式與 TV 模式切換的好幫手。雖然底座本體的穩定度感覺並不是太好(畢竟是塑膠材質嘛),但使用上都很正常,背後也有貼心的小順線機制。插上 NS 時可以快速切換至電視畫面,拔除也沒遇到什麼問題。
主站編輯認為 NS 平板的顯示效果比起 Wii U 要進步了非常多。在同樣 6.2 吋之下,NS 的 720p 解析度比 Wii U 要銳利不少,並且更為明亮更適合在戶外使用,不過還是會有反光的問題 -- 特別是玩一些較暗的場景的時候,真的就會相當痛苦,而這顯然對於可以到處攜行遊玩的主機而言,將是個大問題。
任天堂總是愛推出一些特殊的搖桿,而在 Switch 上,他們的 Joy-Con 則是保持著這樣的趨勢。單看一邊的搖桿,感覺就像是個帶有類比香菇頭的簡化版的搖桿,除此之外還有四顆按鈕 -- 配置部分左右兩個搖桿剛好上下相反,然後頂端跟底部都有著各一個按鈕(分別負責包括最小化、截圖與返回等功能)以及頂端的發射按鈕;側面的部分還藏著兩個隱藏按鈕,這裡則是要在拆下平板使用時才能用到 -- 其實看上圖比較清楚啦!
這個搖桿組合大概就是任天堂這次對 NS 所施加的絕妙魔法了吧 -- 其具備有相當多元的遊玩方式,除了可以插在螢幕兩旁使用,或者按壓搖桿底部的鎖定按鈕將兩個搖桿拆開,看是要直接合體當作一般的搖桿使用,或者也可以分別將左右搖桿拆開來操控,亦能與朋友人手各一邊的搖桿來進行多人遊戲,更厲害的是也可以當作體感搖桿來運用。
主機本身的設置也不難,就是選好 Wi-Fi 連線並且登入自己的帳號即可開始運行(還沒設定過的話記得別忘了設計一下自己的 Mii 人像啊)。系統主頁目前看起來有點簡單 -- 畢竟還沒開賣所以沒有太多內容被推送。安裝過的卡帶會有個簡單的標示,畫面底部則是有新聞、eShop、照片集、設定等功能。
我們唯一可以先玩到的遊戲,是《薩爾達傳說 荒野之息》。剛將卡帶插入遊戲主機的時候突然有一種很復古的感覺,畢竟 NDS 上雖然很常這樣,但在電視遊戲主機上這樣玩遊戲還真的有點歷史了 -- 遊戲大約在 5 秒內就顯示畫面,這倒是相當不錯!遊戲執行的畫面也相當華麗,也沒有當初預覽 NS 時那樣的延遲狀況再發生了。
比較遺憾的是,在行動模式來遊玩這款遊戲時,Nintendo Switch 只能在出門在外時撐個約 2.5 個小時,所以對於要時常出門在外遊玩的玩家而言,這會是個大問題;當然如果你在的地方幾乎都有插座可用,那就沒啥大問題啦。
主站編輯在連接 TV 遊玩的時候其實還滿依賴 Joy-Con Grip 的,雖說它基本上就是個可以掛上 Joy-Con 的塑膠外殼而已,但透過它,基本上就可以很輕易地讓搖桿的手感回到一般傳統搖桿的使用方式,玩起來真的順手不少。搖桿的類比蘑菇頭相當順且反應良好,儘管接觸面並不是太大,但其實按起來的感覺依然不錯。唯一可惜的是,因為是分開按鈕的設計,所以在 Joy-Con 上沒辦法用到真正的十字方向鈕。
任天堂還為 Joy-Con 準備了個要價 US$30 的充電把手,不過總覺得應該大部分人都會直接把搖桿插在平板上面透過底座充電吧?對於重度玩家而言,他們還準備了一個要價 US$70 的 Switch Pro 版搖桿,所以真的不習慣 Joy-Con 手感的朋友,也可以考慮購入搭配使用。
在這短短兩日的預覽時間中,主站編輯認為 Nintendo Switch 最令人驚豔的是可以無縫地在有電視的客廳,或者是床上等地方到處遊玩 -- 雖說在大電視上面玩真的很爽,但有時候你就是希望能慵懶地靠在自己想休息的地方打遊戲囉。而就這點而言,Nintendo Switch 真的是具備有相當棒的使用彈性。
只要小心別和太陽對著幹就行了
圖片
http://chinese.engadget.com/2017/02/24/48-hours-with-the-nintendo-switch/
野心勃勃但仍待玩家的長時間驗證。
Ross Wang , @rossmax
2017 年 2 月 24 日, 晚上 10:04
到底 Nintendo Switch 能不能像 Wii 甚至是紅白機那樣震撼遊戲市場?其實單就目前在朋友圈的熱門程度而言,個人是覺得頗有機會。但沒有實際體驗過,說真的很難確定它的實力到底在哪個位置,還有一些有趣的玩法的體驗是否真能在強敵如 Xbox 與 PlayStation 的環伺下,在現今的遊戲主機市場搶下自己的一片天。我們的主站編輯很快地已經搶在三月的開賣前,找到機會試玩了 Nintendo Switch 相處了兩天。想知道 NS 的具體表現如何,接下來就請看看我們的預覽心得吧。
Gallery: Nintendo Switch preview | 17 Photos
+13
Nintendo Switch 給主站編輯的感覺有如當初的美版 NES 主機那樣的熟悉感,這點並不是只有懷舊的意義存在,還讓人感覺回到了如同小時候拿到任天堂主機的感覺那樣新鮮感。不過說真的就 NS 的造型看來,它的感覺還是比較偏向於平板電腦,而非桌上型主機。也很令人期待到底在家中作為遊戲主機使用時會有什麼樣的體驗感受。
Nintendo Switch 搭載了相當強大的行動處理器核心 NVIDIA Tegra X1,基本上在平板電腦上看來,現階段所玩過的遊戲看起來細緻度都還不錯,不過一旦放到大螢幕上就會有點看出破綻了。大多數的遊戲都可支援將搖桿掛上主機兩側來遊玩 -- 雖然看起來有點怪,不過實際上拿起來重心還滿平均的就是了。
與現今的行動裝置相比,NS 的平板主體厚度相當驚人(15.2mm)。頂部你可以找到電源與音量按鈕、耳機孔與遊戲卡槽 -- 這也意味著任天堂放棄了光碟片的載體(畢竟,在 NS 上也找不太到位置放了吧)。同樣位在這個位置的還有散熱風扇,在執行高運算需求應用的時候,如果你將耳朵靠近時則是會聽到低頻的風扇聲;底部則是可以找到用來充電的 USB-C 接孔,立架也可以從這邊拉出 -- 在此也可以看到可以用來擴展原本內建 32GB 空間的 microSD 卡槽。
除了主機本身外,具備 HDMI 與 USB 3.0 連接埠的隨附底座,則是讓你在行動模式與 TV 模式切換的好幫手。雖然底座本體的穩定度感覺並不是太好(畢竟是塑膠材質嘛),但使用上都很正常,背後也有貼心的小順線機制。插上 NS 時可以快速切換至電視畫面,拔除也沒遇到什麼問題。
主站編輯認為 NS 平板的顯示效果比起 Wii U 要進步了非常多。在同樣 6.2 吋之下,NS 的 720p 解析度比 Wii U 要銳利不少,並且更為明亮更適合在戶外使用,不過還是會有反光的問題 -- 特別是玩一些較暗的場景的時候,真的就會相當痛苦,而這顯然對於可以到處攜行遊玩的主機而言,將是個大問題。
任天堂總是愛推出一些特殊的搖桿,而在 Switch 上,他們的 Joy-Con 則是保持著這樣的趨勢。單看一邊的搖桿,感覺就像是個帶有類比香菇頭的簡化版的搖桿,除此之外還有四顆按鈕 -- 配置部分左右兩個搖桿剛好上下相反,然後頂端跟底部都有著各一個按鈕(分別負責包括最小化、截圖與返回等功能)以及頂端的發射按鈕;側面的部分還藏著兩個隱藏按鈕,這裡則是要在拆下平板使用時才能用到 -- 其實看上圖比較清楚啦!
這個搖桿組合大概就是任天堂這次對 NS 所施加的絕妙魔法了吧 -- 其具備有相當多元的遊玩方式,除了可以插在螢幕兩旁使用,或者按壓搖桿底部的鎖定按鈕將兩個搖桿拆開,看是要直接合體當作一般的搖桿使用,或者也可以分別將左右搖桿拆開來操控,亦能與朋友人手各一邊的搖桿來進行多人遊戲,更厲害的是也可以當作體感搖桿來運用。
主機本身的設置也不難,就是選好 Wi-Fi 連線並且登入自己的帳號即可開始運行(還沒設定過的話記得別忘了設計一下自己的 Mii 人像啊)。系統主頁目前看起來有點簡單 -- 畢竟還沒開賣所以沒有太多內容被推送。安裝過的卡帶會有個簡單的標示,畫面底部則是有新聞、eShop、照片集、設定等功能。
我們唯一可以先玩到的遊戲,是《薩爾達傳說 荒野之息》。剛將卡帶插入遊戲主機的時候突然有一種很復古的感覺,畢竟 NDS 上雖然很常這樣,但在電視遊戲主機上這樣玩遊戲還真的有點歷史了 -- 遊戲大約在 5 秒內就顯示畫面,這倒是相當不錯!遊戲執行的畫面也相當華麗,也沒有當初預覽 NS 時那樣的延遲狀況再發生了。
比較遺憾的是,在行動模式來遊玩這款遊戲時,Nintendo Switch 只能在出門在外時撐個約 2.5 個小時,所以對於要時常出門在外遊玩的玩家而言,這會是個大問題;當然如果你在的地方幾乎都有插座可用,那就沒啥大問題啦。
主站編輯在連接 TV 遊玩的時候其實還滿依賴 Joy-Con Grip 的,雖說它基本上就是個可以掛上 Joy-Con 的塑膠外殼而已,但透過它,基本上就可以很輕易地讓搖桿的手感回到一般傳統搖桿的使用方式,玩起來真的順手不少。搖桿的類比蘑菇頭相當順且反應良好,儘管接觸面並不是太大,但其實按起來的感覺依然不錯。唯一可惜的是,因為是分開按鈕的設計,所以在 Joy-Con 上沒辦法用到真正的十字方向鈕。
任天堂還為 Joy-Con 準備了個要價 US$30 的充電把手,不過總覺得應該大部分人都會直接把搖桿插在平板上面透過底座充電吧?對於重度玩家而言,他們還準備了一個要價 US$70 的 Switch Pro 版搖桿,所以真的不習慣 Joy-Con 手感的朋友,也可以考慮購入搭配使用。
在這短短兩日的預覽時間中,主站編輯認為 Nintendo Switch 最令人驚豔的是可以無縫地在有電視的客廳,或者是床上等地方到處遊玩 -- 雖說在大電視上面玩真的很爽,但有時候你就是希望能慵懶地靠在自己想休息的地方打遊戲囉。而就這點而言,Nintendo Switch 真的是具備有相當棒的使用彈性。
只要小心別和太陽對著幹就行了
圖片
http://chinese.engadget.com/2017/02/24/48-hours-with-the-nintendo-switch/
最後編輯:2017-02-26 19:11:34 ◆ Origin: <85.195.94.xxx>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